通讯

中新人物 | 杨振宁的三次告别

中新人物 | 杨振宁的三次告别

103载春华秋实,杨振宁完成了人生最后一次告别。 他是现代的,登上过现代科学的巅峰,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富兰克林学会将杨振宁的工作,与牛顿、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相提并论。 他也是传统的,成长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土壤中,带着五四运动和西南联大的烙印,一生背负着深厚的家国期望…

更多

杨振宁先生生平

杨振宁先生生平

▲1923年杨振宁十个月大时与父母亲于合肥四古巷故居窗外 ▲1935年杨振宁于清华园西院11号 1937年七七事变后,杨振宁回到合肥,在庐州中学就读高中二年级,翌年初,他们全家历尽艰辛,辗转抵达昆明,杨振宁入读昆华中学。同年秋天,他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2年,杨振宁在吴大猷教…

更多

清华大学:沉痛悼念深切缅怀杨振宁先生

清华大学:沉痛悼念深切缅怀杨振宁先生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12时0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杨振宁先生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1929年随父母来到清华园。1938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2年入清华大学…

更多

原创 
            103岁杨振宁去世,留下翁帆独自一人生活!两人去年刚庆祝完瓷婚

原创 103岁杨振宁去世,留下翁帆独自一人生活!两人去年刚庆祝完瓷婚

文 / 小乐 10月18日,学术界传出噩耗!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在北京去世,享年103岁。 消息一出,令全网悲痛不已。杨振宁的一生跨越两个世纪,连接中西文化,他和米尔斯提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是20世纪物理学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 回国20多年来,杨振宁一直在清华大学任教,培…

更多

小米之“祸”

小米之“祸”

记者 濮振宇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高飞昌 濮振宇 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营收达到1160亿元,连续三个季度超千亿,经调整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75.4%,智能手机出货量4240万台,连续8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连续5年稳居全球前三…… 一边是高歌猛进的财报数字,另一边却是小米正面临着前…

更多

最低调的“深圳芯巨头”,抢了台积电的风头

最低调的“深圳芯巨头”,抢了台积电的风头

前段时间英伟达痛失中国大单,黄仁勋直言“中国市场份额从95%降到了0%。”不是卖的贵了,不是态度不真诚,一切还是因为另有新欢。 比如最近国产芯片杀出重磅消息,清华有团队成功研制出全球首款亚埃米级快照光谱成像芯片“玉衡”。 无独有偶,在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这个半导…

更多

因市场表现不佳,消息称苹果削减 iPhone Air 产量约 100 万台

因市场表现不佳,消息称苹果削减 iPhone Air 产量约 100 万台

瑞穗证券指出,苹果计划将 iPhone Air的产量削减约 100 万台,不过将同步上调其他机型生产规模。事实上,作为比较,标准版 iPhone 17 数字系列产品线销量显著优于上一代产品,Pro 和 Pro Max 型号的需求也同比增长明显。因此苹果计划将整个 iPhone 17 系列的出货预期从 8800 万…

更多

原创 
            日本“妻子”机器人走红,皮肤和真人无差别,“生育功能”是一大亮点

原创 日本“妻子”机器人走红,皮肤和真人无差别,“生育功能”是一大亮点

— 科技的不断革新正在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猛,那些曾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奇思妙想,如今正逐渐走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在科幻世界里,机器人一直是最吸引眼球的元素,而拟人化机器人因其逼真形象和独特魅力,吸引了全球关注。日本在这一…

更多

GPT-6要「活」了?MIT新作曝光,AI「自进化」不远了

GPT-6要「活」了?MIT新作曝光,AI「自进化」不远了

新智元报道 编辑:元宇 【新智元导读】麻省理工学院最新研究预示着人类距离能够自主学习的AI又迈出了关键一步。该研究推出了一种全新的自适应大模型框架「SEAL」,让模型从「被动学习者」变为「主动进化者」。 人类距离能够自主学习的AI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GPT-6是否有望成为第…

更多

西湖大学及施一公回应“杨振宁逝世”:尚未收到官方消息,不要以讹传讹

西湖大学及施一公回应“杨振宁逝世”:尚未收到官方消息,不要以讹传讹

17日17时48分,记者拨通西湖大学创始人施一公的电话,询问网传杨振宁先生逝世消息是否属实。就此,施一公回复记者称:“不要信网上的,不要以讹传讹。” 杨振宁 杨振宁,安徽合肥人。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8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