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

杨振宁,和他的3个儿女:孩子不必走父母的路

杨振宁,和他的3个儿女:孩子不必走父母的路

文丨顾景言编丨Lulu 提到杨振宁,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翁帆。 这也算是一种黑色幽默了。一位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在自己的祖国最广为人知的事迹竟然是“老夫少妻”的婚姻。 当然,也有人会深入了解杨振宁在物理学领域的卓越贡献,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无论是“82岁娶28岁”的…

更多

多国合作、寻找月球水,嫦娥探月还担负哪些使命?

多国合作、寻找月球水,嫦娥探月还担负哪些使命?

最新消息显示,我国嫦娥七号任务计划于2026年前后发射,将首次奔赴月球南极,开展月表环境勘察与水冰探测等关键科研任务。若成功证实月球上存在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首个在月球上发现水的国家! 当前,嫦娥七号任务进展顺利,探测器上已搭载六台国际载荷,形成多国联合探月的新…

更多

独家|友人追忆杨振宁:他没能二度获诺奖是一个遗憾

独家|友人追忆杨振宁:他没能二度获诺奖是一个遗憾

王征曾担任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是杨振宁先生的朋友。王征认为,杨振宁先生在物理学上的成就,远不止于为他赢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宇称不守恒”发现。真正奠定其科学史地位、并持续产生深远影响的,是他与罗伯特·米尔斯(Robert Mills)于1954年共同提出的杨-米尔斯理…

更多

临时改变议程!全场肃立默哀,悼念杨振宁

临时改变议程!全场肃立默哀,悼念杨振宁

10月18日下午,湖心讲堂《时空的史诗:从奇点到永恒》天文专场,临时追加悼念杨先生环节,全场肃立默哀。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西湖大学董事会名誉主席杨振宁先生,于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西湖大学在官网中写道:杨先生是20世纪最…

更多

手机动辄2亿像素,照片会撑爆内存吗?

手机动辄2亿像素,照片会撑爆内存吗?

手机拍摄已经进化到哪一步了?高像素如何影响普通用户的日常体验? 2亿像素,啥概念? 13日,vivo发布的vivo X300 Pro搭载了“85mm蔡司2亿APO超级长焦”,具备2亿超高像素和1/1.4英寸的大底尺寸。官方介绍称,其人像摄影实现了从24mm到135mm全焦段的高清画质覆盖。 紧随其后,荣耀…

更多

原创 
            苹果又赢麻了!iPhone17系列的激活量,已经是小米17系列的近3倍

原创 苹果又赢麻了!iPhone17系列的激活量,已经是小米17系列的近3倍

市场销量,则是最好的答案。近期,博主数码闲聊站揭晓了两大旗舰系列的最新销量数据。 截至10月12日,小米17系列的累计激活量,在137万台左右。 相比之下,iPhone17系列的市场表现则是非常恐怖。截止10月12日,iPhone17系列的激活量已经接近400万台。 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

更多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逝世,享年103岁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逝世,享年103岁

机器之心编辑部 10 月 18 日,据新华社消息称,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 103 岁。 就在上个月,诺贝尔奖官方庆祝杨振宁先生 103 岁生日。他与另一位著名华人物理…

更多

原创 
            杨振宁身后事:18亿遗产分配细节揭晓,翁帆所得引热议

原创 杨振宁身后事:18亿遗产分配细节揭晓,翁帆所得引热议

2025年10月18日,103岁的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先生因病逝世。这位跨越世纪的科学巨擘,不仅以“杨—米尔斯规范场”论、“杨—巴克斯特方程”等成果照亮物理学界,其生平轨迹与身后遗产分配也备受关注。 科学巨匠:从诺奖得主到归根赤子 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的杨振宁…

更多

杨振宁:昔人已乘黄鹤去

杨振宁:昔人已乘黄鹤去

出品 |搜狐科技 作者 |周锦童 编辑 |杨锦 北京清华园,故园再无此声。 2025年10月18日,世界物理学界一颗璀璨的星辰陨落。世界杰出科学家杨振宁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这一世传奇,用跨越世纪的生命轨迹,书写了一段科学探索与家国情怀交织的人生。 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

更多

13岁立志拿诺贝尔奖!35岁时杨振宁的童真“狂言”成现实

13岁立志拿诺贝尔奖!35岁时杨振宁的童真“狂言”成现实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13岁,他对父母说:“将来有一天我要拿诺贝尔奖。” 16岁,他以同等学力考入西南联大。 35岁,他成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