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

杨振宁:昔人已乘黄鹤去

杨振宁:昔人已乘黄鹤去

出品 |搜狐科技 作者 |周锦童 编辑 |杨锦 北京清华园,故园再无此声。 2025年10月18日,世界物理学界一颗璀璨的星辰陨落。世界杰出科学家杨振宁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这一世传奇,用跨越世纪的生命轨迹,书写了一段科学探索与家国情怀交织的人生。 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

更多

13岁立志拿诺贝尔奖!35岁时杨振宁的童真“狂言”成现实

13岁立志拿诺贝尔奖!35岁时杨振宁的童真“狂言”成现实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13岁,他对父母说:“将来有一天我要拿诺贝尔奖。” 16岁,他以同等学力考入西南联大。 35岁,他成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

更多

中科院院士忆杨振宁生前:上午10点半还挺好,他是很顽强的一个人,大家都以为能挺过去

中科院院士忆杨振宁生前:上午10点半还挺好,他是很顽强的一个人,大家都以为能挺过去

据红星新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大常务副校长、著名量子物理学家潘建伟,他表示很难受。“本来上午10点半杨先生还挺好,然后到11点半听说又不行了。大家都很难过,都以为杨先生能挺过去。我觉得是很突然的,当然也有思想准备了,但一直觉得杨先生是很顽强的一个人。”潘建伟痛…

更多

中新人物 | 杨振宁的三次告别

中新人物 | 杨振宁的三次告别

103载春华秋实,杨振宁完成了人生最后一次告别。 他是现代的,登上过现代科学的巅峰,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富兰克林学会将杨振宁的工作,与牛顿、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相提并论。 他也是传统的,成长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土壤中,带着五四运动和西南联大的烙印,一生背负着深厚的家国期望…

更多

杨振宁先生生平

杨振宁先生生平

▲1923年杨振宁十个月大时与父母亲于合肥四古巷故居窗外 ▲1935年杨振宁于清华园西院11号 1937年七七事变后,杨振宁回到合肥,在庐州中学就读高中二年级,翌年初,他们全家历尽艰辛,辗转抵达昆明,杨振宁入读昆华中学。同年秋天,他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2年,杨振宁在吴大猷教…

更多

清华大学:沉痛悼念深切缅怀杨振宁先生

清华大学:沉痛悼念深切缅怀杨振宁先生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12时0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杨振宁先生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1929年随父母来到清华园。1938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2年入清华大学…

更多

原创 
            103岁杨振宁去世,留下翁帆独自一人生活!两人去年刚庆祝完瓷婚

原创 103岁杨振宁去世,留下翁帆独自一人生活!两人去年刚庆祝完瓷婚

文 / 小乐 10月18日,学术界传出噩耗!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在北京去世,享年103岁。 消息一出,令全网悲痛不已。杨振宁的一生跨越两个世纪,连接中西文化,他和米尔斯提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是20世纪物理学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 回国20多年来,杨振宁一直在清华大学任教,培…

更多

最低调的“深圳芯巨头”,抢了台积电的风头

最低调的“深圳芯巨头”,抢了台积电的风头

前段时间英伟达痛失中国大单,黄仁勋直言“中国市场份额从95%降到了0%。”不是卖的贵了,不是态度不真诚,一切还是因为另有新欢。 比如最近国产芯片杀出重磅消息,清华有团队成功研制出全球首款亚埃米级快照光谱成像芯片“玉衡”。 无独有偶,在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这个半导…

更多

原创 
            日本“妻子”机器人走红,皮肤和真人无差别,“生育功能”是一大亮点

原创 日本“妻子”机器人走红,皮肤和真人无差别,“生育功能”是一大亮点

— 科技的不断革新正在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猛,那些曾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奇思妙想,如今正逐渐走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在科幻世界里,机器人一直是最吸引眼球的元素,而拟人化机器人因其逼真形象和独特魅力,吸引了全球关注。日本在这一…

更多

西湖大学及施一公回应“杨振宁逝世”:尚未收到官方消息,不要以讹传讹

西湖大学及施一公回应“杨振宁逝世”:尚未收到官方消息,不要以讹传讹

17日17时48分,记者拨通西湖大学创始人施一公的电话,询问网传杨振宁先生逝世消息是否属实。就此,施一公回复记者称:“不要信网上的,不要以讹传讹。” 杨振宁 杨振宁,安徽合肥人。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8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