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微观京津冀协同发展:公益“慢火车”开出幸福路

  来源:北青网  从北京西开到大涧站,全程7小时18分钟,穿梭于京冀晋三地的6437/6438次公益“慢火车”,以从容的节奏串联起城村脉络。它不追求极速跨越,却以普惠的票价、密集的站点,打通区域发展的“毛细血管”——既承载着沿线群众的通勤、务工、求学等,也串联起乡村振兴的产业机遇、文旅融合的生态资源。这趟车,不仅载着乡亲们的生计与期盼,更承载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走向深度的探索,让区域、融合在烟火气中落地生根,在慢节奏里积蓄持久动能。

  来源:北青网

  从北京西开到大涧站,全程7小时18分钟,穿梭于京冀晋三地的6437/6438次公益“慢火车”,以从容的节奏串联起城村脉络。它不追求极速跨越,却以普惠的票价、密集的站点,打通区域发展的“毛细血管”——既承载着沿线群众的通勤、务工、求学等,也串联起乡村振兴的产业机遇、文旅融合的生态资源。这趟车,不仅载着乡亲们的生计与期盼,更承载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走向深度的探索,让区域、融合在烟火气中落地生根,在慢节奏里积蓄持久动能。

微观京津冀协同发展:公益“慢火车”开出幸福路

  “慢火车”里的民生温度

  在京原铁路的蜿蜒铁轨上,6437/6438次公益性“慢火车”早已超越交通工具的意义,成为串联京冀与晋北山区的民生纽带、时代见证与振兴引擎。由国铁北京局集团公司北京车务段值乘的这趟列车,每日往返于北京西站与山西灵丘大涧站之间,252公里路程、32个经停站点、近7小时18分钟的旅程,在太行山脉间铺就出一条温暖的民生轨迹。它不仅是沿线村民售卖农产品的“致富车”、学生往返家校的“助学专列”,也是游客沉浸式赏景的“旅游专列”——串联起京冀晋交界的自然人文景观,为区域文旅融合注入活力。

微观京津冀协同发展:公益“慢火车”开出幸福路

  “老伙计,今儿又见面了!”6437/6438次列车的车厢里充满了烟火气,列车长刘云鹏的身影一直在过道间穿梭,熟悉而又亲切地跟老乘客打招呼。“车上很多人都是老朋友,大多是往返京冀务工的乡亲,背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赶路,我们都会主动搭把手。” 刘云鹏笑着说,常年相处下来,乘务组和乘客早成了熟人,连谁家孩子上学、谁家种的山货要运去城里售卖,大家都能唠上几句,彼此间的这份情谊让整趟车都散发出浓浓的暖意。

微观京津冀协同发展:公益“慢火车”开出幸福路

  6437/6438次列车的行驶之路并不轻松——从北京西到山西灵丘大涧站,全程要跨越161座桥梁、穿过121个隧道,沿途多是深山峡谷,手机信号时断时续;再加上7个多小时的漫长旅途,乘客难免会有些枯燥。

  但乘务组却把贴心的服务藏在了细节里:车厢里专门设了图书角,整齐码放着各类书籍、报刊,供乘客在乘车过程中打发时间;医药箱里也备齐了暖贴、速效救心丸,应对山区温差与突发不适;就连雨衣、充电宝、针线包这些小物件,也都没有落下。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举动,却实实在在为乘客、为民生互通筑牢了“后勤防线”,让每一次跨区域出行,都充满着贴心与温度。

微观京津冀协同发展:公益“慢火车”开出幸福路

  对于已在这趟车上坚守十多年的列车长刘云鹏来说,2023年底的车底升级让这趟“慢火车”焕发新生,也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民生底色更鲜明。“以前列车靠烧煤取暖,车厢密封差、门窗漏风,跑一趟下来,乘客和我们脸上都沾着煤灰尘土,看着大家遭罪,心里真不是滋味。”他感慨道,如今换上空调车底,车厢冬暖夏凉、干净静谧,乘车幸福感大幅提升。这趟承载着半个世纪回忆的温情列车,成为持续打通京冀区域发展的“毛细血管”,让跨区域的人员往来、物资流通、文旅联动在从容节奏中高效运转,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筑牢了温暖的民生根基。

  更让人欣慰的是,6437/6438次列车还像一条灵动的纽带,将沿途的十渡及野三坡等地的自然风光串成了线,为京冀沿线旅游业注入了鲜活动力。借着这趟车带来的客流,村民们纷纷开起农家乐、摆起山货摊,核桃、板栗、手工编织品顺着铁路走出深山,日子越过越有奔头。“看着乡亲们的腰包一天天鼓起来,脸上的笑容藏都藏不住,我们乘务组工作起来也更有劲儿了!” 刘云鹏说起这些时,眼里满是藏不住的成就感。

微观京津冀协同发展:公益“慢火车”开出幸福路

  乘客们的口碑,更印证了这趟车的价值。来自北京的陈阿姨笑着对记者说道:“我家定居北京,每年都要坐这趟车回白涧住上一阵子。这车子是真方便,十几块钱的车票便宜不说,北京到河北之间经停的站点又多,想在哪下就在哪下,比自己开车还省心!” 还有不少往返京冀的乘客也忍不住分享:“我们经常要去北京办事,早上坐6438次到北京西站,白天把事办完,晚上就能搭6437次回家,一天往返特别方便!而且票价实惠,对咱们老百姓来说,既省钱又省时间!”

  “慢火车”外的乡村蝶变

  “地面太干净了,村容村貌太好了,这是以前的那个贫困村吗?”刚一进蔡家庄村,记者看到眼前的景象,不由得发出这样的疑惑。谁能想到,这个如今路宽灯亮、水清景美的村庄,曾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版图中一个典型的山区贫困村——而它的蜕变,正是京冀两地以协同之力破解发展不均衡、激活乡村活力的生动缩影。

微观京津冀协同发展:公益“慢火车”开出幸福路

  2013年底,蔡家庄村被认定为贫困村时,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7户77 人,地处保定易县深山区,与北京虽地理相近却因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动能不足,难以共享区域发展红利。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向民生领域、乡村振兴纵深推进,自2016年起,国铁北京局集团公司主动扛起跨区域帮扶责任,将铁路系统的资源优势与村庄需求精准对接,先后派驻四轮驻村帮扶工作队,累计15人次扎根一线。在北京局集团公司及上级党委、政府指导支持下,村庄脱贫攻坚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2020年成功实现整体脱贫目标。经过后续几年的协同巩固提升,截至目前,全村仅剩脱贫户4户6人、未消除风险监测户1户1人,不仅脱贫成果得到有效夯实,更搭建起京冀两地资源互通、民生互联的桥梁,为乡村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打下坚实基础。

  漫步蔡家庄村,处处能感受到铁路帮扶留下的鲜明印记:村入口处,由驻村工作队设计的村标格外醒目,高铁造型与国铁北京局标志相得益彰,成为村庄与铁路紧密联结的象征;道路两侧,沿街花墙、观光渠、文化墙、跨河漫水桥串联成独特的“铁路风景线”,既美化了村容,又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题——漫水桥打通了与邻村的通道,让乡村互动更便捷。

微观京津冀协同发展:公益“慢火车”开出幸福路

  产业发展同样亮眼。如今的蔡家庄村,不仅有便民的供销社,更建起了羊肚菌种植大棚、种下了50亩板栗林。这些产业并非凭空而来:驻村工作队带着技术和经验,与村民一同试种羊肚菌、管护板栗树,让曾经“靠天吃饭”的土地产出了更高价值。农产品种植规模的扩大,不仅为村集体经济注入了新活力,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更让村民的腰包日渐鼓了起来,生活水平稳步提升,曾经的贫困山村,正朝着“产业兴、村民富”的目标扎实迈进。

  6437/6438次公益 “慢火车”,为易县南城司乡的山货外运铺就了便捷通道。列车停靠的奇峰塔站等站点,成了农产品出山的“快速枢纽”——实惠的票价、稳定的班次,大幅降低了板栗、核桃等山货的运输成本,让以往“藏在深山无人知”的特产,得以顺着铁轨便捷运往京冀等地市场。

  光有物流还不够,山货“走出去”更需打开销路。近年来,河北易县积极探索助农新模式,用网络直播打通了产销对接的“最后一公里”。南城司乡岭子南村党支部书记王磊率先试水直播带货,带着村民镜头对准田间地头:刚采摘的板栗、晾晒好的核桃、手工制作的山货,通过短视频全方位展现特色。在他的带动下,一批批“新农人”拿起手机,从“种庄稼”转向“懂直播、会经营”,不仅让山间好物走进了更多城市家庭,更让“以数字手段强集体、促增收”的实践落地生根,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了数字活力。

微观京津冀协同发展:公益“慢火车”开出幸福路

  而这种“双向流动”的活力,还体现在人员往来带来的观念革新上。“村里大部分务工、上学的人都去了北京,他们在那边工作生活后再回来,不仅带回了北京的新见识、新的生活方式,更成了村里改进面貌的‘动力源’。” 蔡家庄村原驻村书记、国铁北京局石家庄铁路办事处委派干部庞剑对记者说道,这些走出去的村民,把城市里的文明习惯、发展思路带回村里,潜移默化中带动着村容村貌、村民观念的转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思想动能。

  不止蔡家庄村,相邻的奇峰塔村同样借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红利与资源联动优势实现了脱贫蝶变。如今,该村生产的杏鲍菇已稳定供应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高碑店批发市场,从田间地头直供北京市民餐桌;而铁路的便捷更是为村民生活与经济发展插上了翅膀——村民花10块钱左右就能搭乘列车直达北京西站,既方便了跨区域务工、就医等,也让当地与北京的经济联系愈发紧密,曾经的贫困村,正借着协同发展的红利稳步迈向富裕路。

微观京津冀协同发展:公益“慢火车”开出幸福路

  看着村里生活环境的前后变化,老人们看在眼里、暖在心里。面对记者,他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现在日子过得多好啊!你看这村子,到处干干净净的,走在路上心里都亮堂,住着别提多舒心了!” 那份藏不住的幸福感,顺着眼角的笑意、朴实的话语,满满地呈现在脸上。

  慢节奏里的协同深意

  这趟穿梭于京冀晋三地的6437/6438次“慢火车”,看似行驶速度放缓,却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民生步伐走得更稳、更实。它以普惠服务打通跨区域出行的 “最后一公里”,让务工者通勤更便捷、患者就医更省心、学子求学更安心;以文旅串联激活沿线生态资源,让乡村旅游与城市消费需求精准对接,为产业协同注入民生温度;更以半世纪的坚守,见证着三地从地理相邻到发展相融的变迁。

  这份坚守仍将延续。据北京铁路有关负责人介绍,6437/6438次公益“慢火车”已平稳运营了半个多世纪,未来将继续穿行在太行山脉间,守护好沿线百姓的出行与期盼。

微观京津冀协同发展:公益“慢火车”开出幸福路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的进程中,这样的“慢火车”早已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承载着区域共富梦想的“民生动脉”。它用从容的节奏,让协同发展的红利渗透到每个村庄、惠及每位百姓,让三地融合在烟火气与获得感中,走向更紧密、更温暖的未来。

责任编辑:过博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火龙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65991.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